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

81、呷飽米

產 品:呷飽米 (白米)
生產者:呂素惠、王誠志、吳其融
產 地: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
價 格:150元/1包(1斤)

特 色:獨立田區、獨立水源耕作,全程無使用農藥與化肥。海岸山脈一帶的土攘為得天獨厚的「膨轉土綱」,其豐富的石灰質極適合種植水稻,種於此地的呷飽米採用品種為高雄139(池上米的品種),第一期耕種食味值即達78,米粒煮熟後透亮程度極佳。

認識他的人都叫他「吳小胖」,若提到本名可能還會停頓幾秒,問說:「蛤?吳其融?這哪位??」認識小胖時他才大二,那時的他就很酷,休學在貢寮種田。福島核災尚未發生時,核能議題仍算是冷門議題,但經由一次綠盟和台大大新社合辦的貢寮訪調後,他即決定投身於在地組織工作。海邊的漁民多半已熟悉核四的議題,那就往山村裡走吧!貢寮水梯田的景觀至今仍令他印象深刻,那塊需要使用大量人力才得以維繫的田區,陪他度過大學的精華歲月,學校、貢寮兩地往返無有疲厭。忘了問他後續學業情況如何,因為他在外面的各種豐富遊歷,讓我好奇到有著問也問不完的問題。

大四時,他上去梨山住了一陣子,在阿生果園學習採果、繩結、嫁接等專業的農事技術。後來在雲林大型的果菜市場當捆工、協助盤商販賣交易,也跟著兩位在經營草花植物的表哥學習農業知識、生物資材的管理。家鄉也一直有著小地主大佃農的大面積田地需要幫忙,輾轉許多位置,但都離不開「農」,彷彿天生就是要走農業這條路似的。

今年初,因為嘉義鹿草的家鄉預計辦理休耕,經由朋友的輾轉介紹,來到台灣東部。跟著幾位和他年紀相仿的富里、玉里在地年輕人一起實作、自產自銷,想用3到5年的時間建立起共同品牌。有著過去綿密不間斷的累積,和團隊夥伴的共同努力,第一期收穫的「呷飽米」就有食味值78的斐然成績。「在花蓮務農」似乎是件令人稱羨的事,外人總覺得這裡土地乾淨、環境單純。但確有著生物資材缺乏、運銷系統成本較高等困境,跟西部相較,花蓮的葉菜在價格上較無競爭力,生物資材、農機設備也較西部來得缺乏。

明年,2016,他除了持續在稻米的品質上精進外,已和農民規劃要活化更多的休耕地來種植短期葉菜、根莖瓜果、玉米等農產品,豐富農作物的多樣性,藉此匯聚更多有心學農的年輕人至此。更想透過「飯桌計畫」克服花蓮產銷系統的既有問題,將一箱箱豐富的花蓮物產能直接送到消費者家,宛如「辦桌」般地足以在飯桌上端出一桌好菜與親友同享。

(註1)CNS與食味值:通常消費者會認為CNS一等米最好吃,而農委會也一直長期推行「CNS台灣米分級制度」,此制度是依據「米粒充實飽滿」、「粒形均一」、「光澤鮮明」作為分級依據。但眼尖的朋友,可能會注意到「呷飽米」在品質規格上寫的是竟然是「等外」!? 小胖說一等米的碾製率是5成3,二等米的碾製率是6成7到7成,而這中間約1成4的米其實就浪費掉了,品質不好米粒其實以二等米的規格即可濾掉,況且米好不好吃其實依據的是「食味值」,那麼就直接標示「等外」吧!
(註2)什麼是食味值?「食味值」顧名思義是代表著「米飯味道好不好」的標準。係透過「食味計」的近紅外線原理所檢測出的稻米含水、澱粉、脂肪、蛋白質比率等作為評比依據。脂肪和蛋白質含量愈高的米,吃起來口感愈差;澱粉含量愈高的米則愈好吃。我國農民繳交公糧的食味值只要65,日本消費市場要求至少要達74。而日本極為著名的新潟越光米,食味值大概落在85~87間。一群玉里、富里在地青年組成的團隊,想在農地上打滾,一直到老。田地位處海岸山脈,土壤為特有的澎轉土綱,全世界有18種土綱,台灣有17種,但只有一種最適合種植稻米,那便是澎轉土綱,從玉里東豐、富里,一路到池上、關山。這群年輕人,特別挑選位處稻米熟成140天起跳的富里鄉羅山竹田地區,將父執輩留傳下的獨立田區持續耕種,採用清澈的第一道水源,將稻米澱粉轉化成口中的甘甜,食味值78分。農友採行生態農法的操作原則,不使用任何的化學農藥、肥料,並小量使用生物資材,以使產品品質得以兼顧。「把年輕人種回來」是這些青年承接父執輩農地的原因,所以取了呷飽米這個名字,因為他們想維護及傳承的,是富里農村裡最樸實的味道,是那句話「呷飽未」,也希望能給都市的朋友吃到,吃到在都市裡都吃不到的土氣。「人係無食飯,就會無氣力做事。」這群農友很可愛,跟大家一樣,也看周星馳電影,也打線上遊戲,在田地裡工作,總得吃飯,也想與在這土地上做著其他工作的朋友,一起吃飽飯,一起想著怎麼走。






呷飽米 (白米)
-----
*關於呷飽米* (由呷飽米團隊提供)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